“恒智天成建筑資料軟件”小編了解到:
在1月2日發生的哈爾濱北方南勛陶瓷大市場火災中,起火建筑為何在消防員滅火過程中突然坍塌?
哈爾濱起火建筑為何突然坍塌?結構是主因?
北京市公安消防總隊原副總隊長、中國消防協會科普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李進1月3日接受采訪,分析了3種可能造成坍塌的原因。
一是建筑物的耐火極限。大火長時間的燃燒造成的高溫對建筑的結構、墻面、材料會產生影響。比如,現在的建筑有磚木結構、磚混結構、鋼結構、混凝土結構。每一種結構的耐火極限不同,有的耐火極限時間短,有的耐火極限時間長。在大火的燒烤下,混凝土會裂,之后鋼筋由于受高溫烘烤會變形。鋼結構如果沒有保護的話,在600攝氏度的情況下會變軟。
二是火災現場可能會發生爆炸,爆炸產生的沖擊力對建筑有破壞性。因為火災現場一旦發生爆炸,就會對建筑的結構如梁、柱產生破壞性影響。 三是大跨度的建筑結構。為了存放物品的需要,倉庫的跨度往往很大,造成承重大、可燃物的存放量大,也有可能造成坍塌。
從防火的角度看,每一幢建筑的類型、設計、用途,都要有設計。不同用途的建筑有不同防火要求,它的防火系統、防煙系統、用電系統、應急照明等都有特殊要求。如果能按照國家的規定和要求來建造,在發生火災后,相關系統對火情會有一定的控制。
再從滅火的角度看,在火災發生的第一階段,消防員對火情進行偵察時,就要了解這個建筑的性質、建設的年代、結構狀態、里面的可燃物量。如果滅火能力不夠,它的燃燒時間就長,所以還要計算滅火能力和燃燒的面積,要通過計算來控制住火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