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詳細內容請下載查看):
后澆帶分為溫度收縮后澆帶及結構沉降后澆帶。由于很多建筑平面形狀復雜、立面體型不均衡,使用及立面要求不設置沉降縫、防震縫和伸縮縫。后澆帶著重解決混凝土結構在強度增長過程中因溫度變化、混凝土收縮機高低不同結構沉降等產生的裂縫,以釋放大部分變形、減小約束力,避免出現貫通裂縫。不允許留設變形縫的工程部為宜設置 后澆帶,他應設在受力和變形較小的部位,期間局和位置應按結構設計要求確定,后澆帶的寬度為700~1000mm。后澆帶不宜過寬,以防澆搗混凝土前,地下水向上壓力過大時,將防水層破壞。后澆帶應用抗滲強度和抗壓強度等級不低于兩側混凝土的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溫度收縮后澆帶在其兩側混凝土達到42d后進行澆筑;高層建筑的結構沉降后澆帶應結構封頂沉降完成后,按規定時間進行澆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