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是修路架橋造福百姓的有效載體。在農村公路建設中,始終把“百年大計、質量為本”擺在首位來抓,使廣大農牧民群眾在公路建設的每一步發展變化中受益得實惠。農村公路的建設質量,關乎農牧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因此,嚴把質量關落實在以下五個方面:一是強化質量意識。將國省干線公路建設的質量意識和管理理念逐步向農村公路建設中推廣延伸,堅持“寧可慢一點,也要好一點”的建設理念,堅決克服工程質量“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干起來不要”的錯誤傾向。 二是嚴格施工標準。確保按施工圖設計施工,按施工工藝要求施工,按驗收技術標準施工,嚴把前期工作關、現場審查關、招投投標關、施工質量關、計量支付關、工程驗收關。對施工過程中的主要環節、重點部位和質量指標,確保工程質量。 三是完善監督體系。根據農村公路建設質量要求,建立“企業自檢、業務督查、社會監管、政府監督”的四級質量保證體系,對工程質量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監督和跟蹤。同時設立工程質量“責任公示牌”,公開監督電話,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為確保工程質量起到監督作用。 四是強化技術指導。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采取召開農村公路現場會的形式,看典型,重交流,組織參工單位和農牧民群眾進行技術培訓和實踐操作培訓,提高了參建人員的工程建設理論知識和實踐水平。 五是加強資金監管。嚴格執行國家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規定,加強工程建設資金的監督和審計,嚴禁截留、擠占、挪用和超范圍使用項目資金。對公路建設資金實行專戶存儲,單獨建帳,單獨核算,按工程進度撥付。